前言
美好生活源自深度的工作?!
美好生活里的自己渴望的是拥有大量的金钱吗?坐着豪车住着别墅,功成名就吗?或无限的权力吗?
天海佑希,她是一个大明星,假如真的按照我们所说,躺平的生活是最好的,那已经拥有了足够生活的金钱,健康且美丽,那她依然在荧屏上,不断演绎各种各样的角色,事实上驱动她的行动的核心在于——深度的工作可以让自己的人生过的更有深度且丰裕,而她演绎的《女王》《紧急审讯室》都让我这个看客觉着唯有进步方才是真实,踏实且有效的。
[ 定义美好生活是什么 ]
或许该是悠闲而知足常乐的生活吧!情绪稳定并平和的生活,或者一如作者所说就是认真而真实地生活在这世上。
[ 怎么做到美好生活 ]
《深度工作》的作者提到咱们可以通过深度的工作来让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极度简化版
深度工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从理论上证明了深度工作的价值与其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作者分享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的准则。
书的核心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就是“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深度专注的人生是美好的,不论从何种角度审视。因而美好的生活源自深度的工作~
絮絮叨叨版
深度工作的定义
美好的生活源自深度的工作。生命的长度于我们而言的确无法改变,但是深度的工作造就我们更有深度的生命。
《深度工作》将对现实的反思和可行的建议结合在一起,带领读者走进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之旅:
从卡尔 · 荣格在树林里建造一座石塔来集中精神,到社交媒体先驱为免受空气中的干扰,买一张去东京的往返商务舱机票来写一本书。
最后给出实用的方法论和严肃的建议,比如大多数严肃的专业人士应该退出社交媒体,你应该练习无聊。
作者开头用荣格的工作轨迹来介绍深度工作的形式。
心理学家荣格在苏黎世期间开展演讲和心理咨询,一直是忙碌的。但是他也想要改变我们对潜意识的认知,不过这个目标需要更深入的与更缜密的思考,这在繁忙的都市生活方式下是做不到的。
所以荣格隐居到伯林根,这并不是逃避职业生活,而是为了职业生涯的发展。
随后荣格创作出了《心理类型》并超越弗洛伊德成为21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
在卡尔·纽波特所著的畅销书《深度工作》中,对浮浅工作和深度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定义:
深度工作: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浮浅工作:对于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深度的工作的模式令作家,艺术家,科学技术研发人士等创造出全新的概念,文章,价值等。
比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羅琳的《哈利波特》,还有荣格的《心理类型》等等……
浮浅的工作则是(大部分的我们都在做的工作):比如编辑统计数据报告,参加会议,收发网络信息与邮件,客服等……[ 总的来说就是只需训练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1-3个月就能胜任的工作 ]
书中提及获得成功需要具备的两种核心能力是:
一、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 刻意练习来习得练就成高超的自学能力 ]
二、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 高质量且高效率地产出能力 ]
对于上面提到的第一种能力,用一句话说明实现的路径:“如果你没有自学的能力,你就无法成功”。
对于第二种能力,也用一句话说明实现的路径:“如果你不产出,就不会成功,不论你的技艺多么纯熟,天资多么聪慧”。
归纳成一句话:这两种核心能力来源于你进行深度工作的能力。[ 深度集中的能力指专注于认知要求高的任务而不分心的能力。]
深度工作是少见的
进行深度工作是困难且少见的,尤其在我们当前所处的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传播打破了时空的界限,的确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并让知识传播变得更容易了。
互联网的普及同时让注意力经济发展获得了质的飞跃。
只要有联网的电子设备存在,人们的注意力就一直被大量的研究着、收割甚至榨取着,大多数的人并不了解,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消耗的是自己的生命……
但是人们时不时的就掏出手机在屏幕上点个不停,就似乎每个人都多出了一个“器官”——手机。科学研究表明频繁的使用手机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疾病,名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电子痴呆症)。
而每天看屏幕的时间超过 6 小时的成年人也更容易患抑郁症。
也有研究表明5岁及以下的孩子每天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如果超过 2 小时,被诊断出患有多动症等,与注意力有关的疾病的可能性要增高近 8 倍。
我们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假如你在刷手机上花费了太多的注意力,你再开始工作时,你的注意力残留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以至于我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降低,而你工作的效率也变得越来越低。
注意力残留指:你的大脑没办法集中在一件事情上,而不断的去想90分钟前或者2小时前关注过的人、事、物。
而集中注意力指:你的大脑能够屏蔽一切其他事物,专注于一件事物。——出处《注意力经济》
神经学案例
作者从神经学的角度来论证深度工作的意义。
他用科学作家加拉格尔的例子: 她被确诊为身患癌症,而且还是最难治愈的癌症晚期之时,意外的发现了注意力与幸福感的关系。[ 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美好的事物上的人获得的幸福感更高 ]
她在《全神贯注》(Rapt)书中回忆道,她诊断结束后,离开医院突然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个病想要控制我的注意力,但是我要尽可能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尽管癌症的治疗过程是难以忍受的痛苦,令人精疲力竭,但是加拉格尔经过长期职业科学写作锻炼出的大脑不禁注意到,她刻意专注于生活中美好的方面——“电影,散步,一杯好喝的马提尼”,产生了令人惊奇的好效果!
她的这段人生经历本应笼罩在恐惧与遗憾之中,但是她发现其实这段生活常常回忆起来是很愉快的。
她从自己的这段经历中研究得到:注意力——我们选择去专注哪些事物,忽略哪些事物——对于我们的生活质量所起的作用。
于是从事5年的科学报道的她,确信自己见证并做到了大脑的“大统一理论”:
就如手指指向月亮的故事一样,从人类学到教育学,从行为经济学到家庭咨询,各种学科都认为熟练管理注意力是优质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几乎改善人生各类体验的核心。
手指指向月亮的故事引用的是李小龙的话:“不要思考,去感受。就好像手指指向月亮,不要只顾着盯住手指,否则你将错过神圣的光耀。”
总结起来就是我们的大脑是依据我们关注的事物来构建世界观的,即:“你的为人,你的思考,你的感受与所做的事,以及你的喜好,恰是你所关注事物的概括。”(锻炼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你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反过来说就是,你的注意力假如一直放在那些不必要的人、事、物上,或者是你无法控制你的注意力,你的人生最终会是你永远未曾想象过的悲惨的样子。
就如同那句名言所说: 上帝啊, 请赐予我平静,让我接受无法改变的事情。赐予我勇气, 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事情。再赐予我智慧,以此分辨以上两者的不同。——出处:尼布尔的祈祷文。
心理学案例
作者也从心理学研究方面论证深度的意义。
他从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研究成果,来了解到心流的心理状态:“一个人的身体或头脑在自觉努力完成某项艰难且有价值的工作过程中达到极限时,往往是最优体验发生的时候。”
这种心流状态恰好与传统的智慧是相矛盾的。大多数人认为(直到现在也是)放松令人愉快。
我们想要少工作,在吊床上悠闲地度过更多时间。但是契克森米哈赖的研究揭示到大多数人都想错了: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工作其实比悠闲时光更容易带来享受。
因为工作类似于心流活动,有其内在的目标,反馈规则和挑战,所有这些都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工作中,专注其中,全身心投入工作里。[ 每个人都有进取心,每个人也都有追求自由,平等和幸福的需求 ]
休闲时光则组织松散,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创造出值得享受的事情。[ 快乐是你刻意去寻找,反而没办法达成的一件事 ]
我觉着这里总的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有权利争取并获得属于自己的,去全情投入的工作,这个工作让TA每天早上起来精神十足。
工作结束后不仅仅获得报酬,还会因这份工作不仅仅为一己私利,而给世界中其他的人带去了价值,感到满足且骄傲,从而获得归属感。
此处对归属感的定义并非常识中的家庭,学校,地域文化,国家,人类社会。
此处的共同体等于且不局限于人类的社会,还包含有机物与无机物,动植物,过去与未来的整个跨越时空界限的宇宙的共同体。归属感来源于这样的共同体。
以此看来,人类在深度沉浸于某项挑战时才是最好的自己。
我们得到的是:深度工作带来的心流经历可以为你带来较大的满足感,这是一条经过验证的正确的道路。
哲学案例
最后作者在哲学方面论证了深度工作的意义。
他通过对匠心独具的手工艺职人的例子来引出现实中我们工作的意义。
作者说在信息时代,我们大多数的工作其实都有类似潜在的匠心(神性的一瞥)存在的。
[ 比如工匠认真雕琢神殿里的一个石头试图让其变成天使的样子,小孩向工匠提问:“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面了?”工匠笑而不语…… ]
不论你是销售,作家,营销人员,咨询师还是律师,你的工作就是一门手艺。
如果你能精心打磨自己的本领,心怀敬意,谨慎应用,你就可以像熟练的工匠那般在日常职业生活中创造出意义。
你应该学会自己赋予自己的工作意义,而不是因世俗眼光的定义被动去认为,只要是无创新的工作就是无聊的。
在此有大多数的人或许会反驳,说他们的知识工作不可能成为有意义的源头,因为自己工作内容过于平凡了。
但是,这种想法是有缺陷的,思考传统手工艺人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纠正这种缺陷。
比如,我们常常会听到人们的工作建议是“追随你的热情!”
但这种执着的建议,来源于存在漏洞想法的激励,这种想法认为对职业满足感来说,最重要的是你所选择的工作类型。
用这种方式来思考,就很难找到让你产生满足感的工作——或许非营利组织工作/创建软件公司可以,但与之对比,其他工作都显得枯燥无味,了无生气。
但是创作《万物闪耀》的哲学家德莱弗斯和凯利的理念就让我们逃离了这种陷阱。
他们举的工匠工作的例子并不稀有。而且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铁匠或者传统手工艺者的确也不是光宗耀祖的事业。
但工作类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类工作中探寻出来的意义是源自手工艺的内在,即那些技艺和品鉴能力,而非作品的外观。
比如,在日本羽田机场“国宝级清洁工”新津春子所做的清洁工作一样,清洁工作本身并没有多高贵,但是认真清洁的她则是高贵的。
因而你不需要一种稀缺的工作,你需要的是用世间少有的方式来完成工作。
深度智人
当我们在深度中繁荣,在浮浅中沉沦,我们就进化成了一个新的物种“深度智人”。[ 连人建造出来的电脑都在不断升级了,我们的大脑自然也是可以不断升级的。]
深度工作让你成功
通过深度工作可以帮助你较快的掌握困难的事务。
正如哲学家所说“让你的头脑成为透镜,汇聚专注之光;让你的灵魂完全投入到头脑中的主导之物上,尽情吸收思想。”
深度工作有助于精英级产出的实现
搭建理念:在长时间无干扰的状态下,批量解决困难却重要的智力工作。[ 比如原创写作,编程,绘画设计,创作乐曲,创新科技的研发,科学家探究真相的工作,新药的研制等 ]
在生产能力尚可追查的工业时代,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就是等于单位时间产出的产品的数量。
但在当今商业社会上,很多知识工作者因为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可视的忙碌。
不过客观上来看,这种忙碌已经过时,知识工作并不是生产线,从信息中提取价值的行为往往并不忙碌,也并非忙碌支撑。[ 更何况仅仅是搬运并不是创作 ]
我们现在面对的互联网发达的数字时代[ 同时似乎日益浮躁的世界 ],“网络”已然成为了进步的象征,勇敢新世界的先声。
而不积极拥抱网络产物的其他选择则如波兹曼所言:“隐形了,也因此变得无关紧要。”
波兹曼说我们的社会与科技的关系愈发令人不安。
他写道:我们不再权衡新科技的利弊,不再平衡新增效益和新引入问题之间的关系,我们自以为是地认定:“只要是高科技就是好的,而不用再做探讨。”
[ 也许是因为我们都放弃了可以改变的想法,也就不再辩证的去看待问题了,不再鼓起勇气去做改变了。而任由自己去赶时髦,随大流,且不加克制的浪费或者应该说消磨自己的生命…… ]
高质量的工作产出=时间 × 专注度
当代高质量的产出意味着要超越前人的智慧创造新的事物,或者在已有的资源基础上创造出对人类社会真正有价值的事物。 [ 真理是被需要的 ]
比如荣格超越弗洛伊德,成为了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构建了《心理原型》的心理学知识体系,漫画大师宫崎骏那样制作出奇幻而精美的治愈系动漫《哈尔的移动城堡》,罗琳的《哈利波特》等等原创艺术作品的诞生。
也有不用深度工作,就能成功的高级CEO们。他们是领袖级别的人物,懂得做出最佳的决策。
他们的价值正是在碎片化的时间里,随时回应公司大小事物决策。
换句话来说,他们的工作时间即使被碎片化,但是创造的价值确是极高的。
除了高管,部分销售和外交政治说客等人的工作,也是需要不断持续与人联系的。
不过大多数的我们都不是高管级别的普通人,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升级自己的概念和知识体系,让自己的大脑不断升级。
每天进步一点点,让自己变得更加有智慧一点,成长得更加多一点。每天都往理想中的自己再靠近一点点。
书中也有提及大量充斥着浮浅工作的当下,对商业整体而言是好的,但对个人而言则是不太好的。
别急,你得知道希望——其实就是耐心地积累,然后等待种子结果,期待有一定機率成功的过程。
一旦它在你的内心生根发芽了,而你每天都关注它,给它浇水施肥,用爱陪伴它左右,那它迟早会变得枝繁叶茂的~
个人唯有远离网络,设置自己的终极目标为培养个人进行深度工作的能力,并由此得以获得丰富的成果。
什么? 你居然说我工作之后也不玩手机?
是的,作者说到我们需要意识到一个重要的道理——人的智力系统可以进行长时间的高强度活动:它不像手脚一样会累。除了睡觉,它需要的只是变化,而不是停止。
当然啦~你也可以像节奏哲学的方式来设置自己的网络使用时长,规定自己玩完10分钟或者30分钟之后就不玩~
让自己的大脑和技能不断升级,才能应对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
否则你就是当下大数据面前任人宰割的韭菜……所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深度工作的形态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应用起来吧!
方法论要实行起来,既然已经知道了,那就开始践行~开始了就别停下来了。;)
准则一 工作要深入
作者介绍了好友戴维的“永乐机”,这个“永乐机”的目标是:“为了创造出一种环境,能让使用者身处其中时可以达到深度人体繁荣状态,即实现达到个人能力极限的成果。”
换言之,永乐机这个空间设计的目标是实现最深度的深度工作。
永乐机是什么样子的呢?
戴维继续说,这是互不相通的5个房间,必须穿过一间房间才能进入到下一间。戴维解释说互不相通是关键,因为如此一来,想要进入到更深的房间,你不可能越过任何一点空间。(每个房间都有很好的的厚度为18英寸(约46厘米)隔音墙保护)
第一间:陈列室。主要是为了激励机器使用者,创造出一种“健康压力和同伴压力的文化。”[ 用他人的力量来激励自己 ]
第二间:类似高品质咖啡馆的沙龙。旨在酝酿出一种“徘徊于强烈的好奇和争辩之间” 的情绪。这个场所总体上把控你将在这台机器里深入探究一些想法。[ 正确的思考问题所在 ]
第三间:图书馆。这里永久的储蓄着你在这个机器里产出的所有工作,以及你在工作中使用的图书和其他资源。而且也有复印机和扫描仪。起到“机器的硬盘”存储作用。[所有的思考结果与验证信息都储蓄起来]
第四间:办公空间。这片空间用于完成项目所需要的一切浮浅工作。戴维在这个空间里设计了一个管理员桌子,管理员可以帮助使用者改善工作习惯,优化效率。[ 习惯优秀且高效完成任务 ]
第五间:深度工作室。深度工作室的目的在于实现全心投入和无干扰的工作。他设想你可以在里面工作90分钟,休息90分钟,如此循环2到3次——此时你的大脑将达到一天专注工作时间的极限。[ 时间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平等且公平的,因而需要好好珍惜你的每一分钟,来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
虽然以上的建筑设计只是一个计划,但是其实现高效工作的前景也令戴维兴奋不已。[ 想象着这个永乐机,我脸上也是泛着姨母笑的:) ……]
作者总结到:在深度工作的真正价值能够得到认可和渴求的世界里,我们都有机会接触到某种类似于永乐机的东西。
准则二 习惯成自然
觉察到你自己的生活习惯,并开始客观且认真的去辨别到底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也坏的,而哪些是必须戒掉的坏习惯。
人们需要把潜意识的习惯搬到意识层面才能实现真正的改变。
方法论:与《原子习惯》类似,他提到一个人一旦习惯按照高效率的方式工作,他就会让自己的行为自动化。
比如每天早起不来的话,那你就先把自己的手机拿远一点,把自己睡觉前的一小时都用来学习和阅读,这样你就会懒得去拿手机来玩了。
然后早上你还不得不起来拿手机关闹钟。
随着你认识到你的好习惯给自己带来了改变,你就会知道原来自己的潜能居然那么大~ [ 科学家曾经说日常人脑的潜能都没有被开发出来,我们都只用10%左右的脑力生活 ]
深入工作的方法论
一、禁欲主义哲学
实施这一准则的人,完全与世隔绝,就好像加西亚·马尔克斯写《百年孤独》的时候,他让自己远离一切社交和任何有可能打扰到自己的媒体,居住在一间小茅屋里琢磨出这本巨著。
这种哲学的践行者有明确且价值极高的职业目标追求,而且他们在职业上取得的大部分成就都是由于工作表现特别突出。
适用人群:社会的精英阶层,在专业领域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的成功人士。[ 不用出售自己的时间来维系生存的人,或者是不在乎名利/决定过极简生活的人,但为了钻研学术、创作或者科研而归隐山林的专业人士们 ]
二、双峰哲学
在双峰哲学下,践行者将个人时间分成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追求,余下的时间做其他所有事情。
比如文书工作者会安排一周4天深度工作,余下3天就放松或者做其他。或者以年为单位,他们通常在安排一整个季度休假时间(通常是在夏季)去深度工作。
例如荣格在写作《心理原型》的时候安排自己住在远离工作场所的小房屋里,工作出诊时就在自己的苏黎世诊所。
他既能通过诊所的收入来支付生活成本,并在空闲之时,与人们一起在咖啡厅聊天并享受咖啡,也能在小木屋里深度工作——集中注意力写作。
适合人群:必须在非深度追求中有实质性的投入才能成功的人,如作家坐在咖啡屋里喝咖啡,同时与人交流刺激自己进行思考。[ 出售自己的时间以维持生计 同时归隐的生活静心去思索和写作]
三、节奏哲学
节奏法认为轻松启动深度工作的最好办法就是将其转化成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
换句话来说,其目标是创造一种工作节奏,让你不需要你投入精力便可以决定是否需要以及何时需要进入深度状态。
比如作者举的例子——宋飞说的话:“成为优秀的喜剧演员就是要创作更好的笑话”。
而宋飞解释到写出更好笑的笑话就得每天都写。
宋飞接着还介绍了一个用于律己的技巧。他在墙上挂一个日历,每天他写完笑话就会在日历上画一个很大的红X。“过几天你就能连成一个链子。”
宋飞还说只要持续你就能得到一条超长的链子,而且你会喜欢看到这个链子,特别是有一定的经验之后。你的下一步就是别让这条链子断掉。
适合人群:灵活的节奏模式,适合更多数的人群。它符合多数人的生活状态,通过雷打不动的习惯支持,能够确保定期完成一定的需要深度、专注的工作。
四、新闻记者哲学
在日程安排中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的方法称作记者哲学。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深度工作的新手,因为使头脑迅速从浮浅转入深度模式的能力并非自然得来。
作者从同样是记者的叔叔约翰口中了解到,艾萨克森写就巨著《聪明人:六个朋友和他们创造的世界》的工作时间安排很有条理: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能立刻转入深度工作模式,对书本内容进行思考、打磨。
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才能在写就一本900页书的同时,用去每天大部分时间做记者,成为全美最优秀的杂志记者之一。
这种习惯需要你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坚信自己所做之事是重要的而且将会成功,而这种坚定的信念往往建立在已取得的职业成就基础之上。
适用人群:需要在紧密的日程安排里挤出大量的深度工作时间的人群,而且是随时能够进入深度工作的人。[ 得注意它并不适合初来乍到的小白(●’◡’●) ]
严格内化的习惯模式
普利策奖获得者、传记作家罗伯特•卡罗在工作中喜欢保持固定的习惯,2009年一份杂志档案透露,“卡罗的纽约办公室里每一英寸空间都是按照规则来布置的”。
他放书的位置,他堆放笔记本的方法等等,所有一切都形成了特定的习惯。
查尔斯•达尔文在雕琢《物种起源》时也保持着类似的严格的工作安排。
他起床、散步、食用早餐、写作,然后查阅信件、继续写作,之后在散步的同时思考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恪守成规的习惯,就连每天午后的散步活动,也是按照固定路线进行的。(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认真揣摩,并自成体系)
就像大卫•布鲁克斯在《纽约时报》的同主题专栏中总结的那样:
伟大的创造性头脑如艺术家般思考,如会计般工作。
5种深度工作模式总结如上,综合考虑你自己的工作属性、状态和生活节奏等因素,选择适合你自己的应用起来吧~
不过真相是:深度工作习惯是不容易养成的,不是有了意识和意愿就能进入深度工作状态。建立该习惯,需要长期地刻意练习。
这种练习需要从两方面入手:
其一,摆脱网络干扰;
其二,提高注意力。
关于摆脱网络干扰:斯坦福大学通讯学教授克利福德•纳斯,曾经因对数字时代人类行为的研究而闻名于世,他发现:
一旦你的大脑习惯了随时分心,即使你想要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积习。
他曾提出新的“心智残疾”概念,认为现如今人们普遍严重依赖智能手机等产品,工作中依赖这些工具,工作外也深深被它们“牵制”。
大脑被海量网络信息长期刺激和浸泡着,大脑结构很可能已被重新编排,造成了心智残疾,因此难以持久、专注做更有意义的事项。
换言之,网络信息和智能化的电子产品,是妨碍我们进入深度工作的很重大的影响因素。
那么,如何克服对电子产品和碎片化网络信息的依赖呢?
针对这个问题,曾经有人提出了“网络安息日”的做法,即大概每周拿出一天,让自己摆脱网络技术。(人们并不必严格按照每周一天来规避网络,可以是一个月内数天,也可以选择每天的其中几个小时,暂时摆脱网络。)
就像这一做法的其中一位提倡者——《哈姆雷特的黑莓》的作者威廉•鲍尔斯的说法:“学习梭罗,在这个普遍联系的世界里有一点点的失联。”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做法只是暂时性摆脱网络喧嚣的方式。
作者给出了如下替代方法,这种做法更有助于帮助人们在日常的网络造成的分心中脱离出来:
建议一:预先设置好使用网络的时段,在该时段集中处理电子邮件、客户留言等,在其他时间完全避免使用网络,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即便你的工作需要频繁使用网络,需要快速回复邮件,这个原则也同样适用。)
可以每天多次设定网络时间段,其他时段,专心做其他。(自我觉察出好的习惯并内化成自然习惯)
建议二:工作外的时间里,也坚持按照计划使用网络。这样你对自己专注力的锻炼才更有效。
这好比减肥者,如果每周只坚持一天少食素食,其他时候又放纵自己暴饮暴食,那对你的减肥有百害而无一益。
汇总起来就是——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管理和固定程序,帮助自己去管理注意力达到专注的最佳效果。
重要的小技巧有:
1. 选定适合自己的深度哲学。[ 比如节奏哲学比较适合白领等工薪阶层 ]
2. 使用小技巧,如使用精力和金钱改变工作的场景、断开网络、适当复盘等来帮助自己习惯深度工作。
3. 建立严格的停工流程,保证自己的安逸时间。[ 安逸时光有助于提升洞察力 ]
4. 在跑步、散步或者空闲时间进行有成果的冥想。[ 于我而言就是主动思考有关人生的问题来度过工作外的空闲时间 ]
5. 远离社交媒体,谨慎选择网络工具。[ 极简网络通讯和简单生活 ]
6. 做好每天的浮浅 vs 深度工作计划。[ 一天的每分钟都要做好计划,以避免必须而紧急的任务出现 ]
总结:
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被忽视的事情之一是:
优秀的人一直在习惯优秀且不断精进着。
而你是最应该由你自己亲近和热爱的存在,没有人能代替你升级。
复利效应在他们身上发挥的可不要太好~[ 二八定律或许就是因此而一直在发挥效用吧, 全球1%的富人掌握着82%的财富 ]
我们更多人看到的,是他们拥有过人的才干,智慧的头脑,广阔的眼界,高级的资源……以为只有天赋异禀的人才能实现成功。
我们很少真的去了解成功的他们为此付出了些什么,他们也都是一点一滴自己学来的,他们学会了不用老师教,不用有人带就直接自学成才。
他们不断找到好的办法来实现理想中的自我,活出了自己的个性。想学的都能学会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因而美好的生活源自深度的工作。
这个过程的确是需要时间去实践的。需要勇气去下决心改变,也同样需要耐心去刻意练习,最终他们都距离理想中的自己越来越近。
他们有适合自己的个人能力提升法,而且他们还一直都在践行着,习惯着优秀,从而变得比昨天的自己更加卓越。刻意练习书中解释的学习方法就更详细了。
其实近代对人脑和认知科学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了,人们对自己的潜能开发也了解的越来越多了。人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改变自己的日常习惯的。
刻意练习里就提到了——我们都可以开发自己的潜能和提高元认知能力去学习任何想学的事物,你也许只是不知道——你原来能够比原来的自己厉害那么多呢~
而且大多数人时常对自己真正该宝贝的时间不屑一顾。
人们通常认为时间过得飞快,30分钟根本不足以用来专注,但那只不过是幻觉罢了,时间一直都是均速往前的。
你如何使用时间,是否把它当成实现自我的条件来看待都取决于你自己。
欢迎关注咱,给咱点赞,分享哦~ (認真(*╹▽╹*)臉)